责编:陈凯欣
2025-05-19
5月18日,一场备受瞩目的公路自行车赛事在北京昌平拉开帷幕。这场名为“环昌平国际公路自行车挑战赛”的活动吸引了两千余名专业选手和骑行爱好者参与,他们在北京昌平的生态山水与历史文化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速较量。
本次赛事从5月15日持续至5月19日,共为期四天。在前两天的比赛中,选手们已在昌平流村镇完成了男子、女子个人计时赛及混合团体计时赛的比拼。而最后一个比赛日则迎来了最高潮——赛事路线长度达到惊人的181.1公里。参赛者们从昌平南邵文化广场出发,途经朝辛路、水库东路等多条路段,穿行于水岸风光、林荫隧道和山花梯田之间,仿佛在“昌平全域文旅的流动展廊”上尽情驰骋。
为了提升赛事体验,主办方在服务保障方面做出了多项优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比赛首次增设了大众骑行组,旨在让更多热爱骑行的人群参与其中。赛事期间,相关部门对所有赛道实施全路段封闭管理,并特别开放了日常不对外开放的十三陵水库路段。这使得参赛者们能够近距离欣赏到水库的全景风光,享受“全封闭+全湖景”的独特骑行体验。
作为土生土长的昌平人,同时也是中国自行车运动的资深人士,汤学忠对本次赛事的设计有着独到见解。他提到,本次比赛的路线与1990年北京亚运会公路自行车赛的赛道高度相似,除了部分路段进行了修缮和调整外,整体重合率高达95%以上。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参赛者能够体验到经典亚运赛道的魅力,同时也为赛事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感。
昌平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举办自行车赛事的理想之地。全区60%的土地为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达48.7%,再加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都为骑行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体验。近年来,昌平区在推动骑行运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成功举办了多场国际级赛事,还积极完善骑行基础设施建设。
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昌平区内已建成40余公里的骑行绿道,并设立了多个专业骑行驿站。此外,区域内还拥有16条等级分明的自行车专用路,为不同水平的骑手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空间。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提升了赛事举办的专业性,更为广大骑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运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