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陈凯欣
2025-04-13
近日,一项为期一周的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圆满落幕。本次活动吸引了120万首都市民积极参与,大家通过植树造林、美化绿地、树木养护等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共同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贡献力量。
北京市自1985年起设立每年四月的第一个休息日为"首都义务植树日"。今年的植树活动从4月1日至7日,全市各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据统计,活动期间共有120万人次参与,新植树木8万余株,养护树木102万株。
在推进绿化建设方面,北京市坚持科学、务实、节俭的原则,以打造花园城市为目标,优先选用乡土树种和彩化树种,并加强树木的养护管理。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林木成活率,确保了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多年来,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善。自开展义务植树运动以来,已有超过1.1亿人次参与其中,植树总量达2.2亿株。从1980年到2024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由12.83%提升至44.95%,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1%。如今的北京,各类公园多达1100个,市民"推窗见绿、开门入园"已经成为现实。
为适应新时代绿化建设需求,北京市对义务植树的形式进行了创新性调整,将尽责形式拓展为8大类47种。其中包括新增的"花园场景营建类"9种形式,如在家庭庭院、屋顶等空间进行绿化即可折算植树任务,让市民能够"不出家门尽义务,方寸之间添新绿"。
为了方便市民参与植树活动,全市设立了3处春季植树接待点和14处林木抚育活动接待点。同时,遍布各区的119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全年开放,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尽责服务。